顯示具有 法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法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公共事務,公開解決

社區委員會改選,很感謝我們贏得大多數芳鄰們的支持,五棟中第一高投票率,同時榮獲第一高票之餘,我們在前時表揚協助我們許多的芳鄰也有多位當選及備選,小住委終於相信我具名公開張貼「常態性社區語言」的作法是正確的。

所謂「常態性社區語言」,就是中性的揭露大多數社區居民都會問的事務:
社區日常支出的要求
社區工程簡報的要求
社區外部監督的要求

不只是「人在做、天在看」,而是「大家都在看」!

公共事務,公開解決,雖然,在選舉前夕有5位現任委員簽署反對公開討論社區日常支出的要求,斥責為「黑函」、「大字報」、「非法會議」效果顯示:適得其反。

這讓我微渺的體會到<貨幣戰爭>作者的心情,當他揭露大多數自由貿易的人民都會問的事務時,那份用盡全身能量的勇氣,在人類粹煉自我的長流裡,真正的、再一次,鼓盪出震震嘎響的巨浪。

另外,值得省思的是:經過兩年,我跳脫了當權者的挑釁要求:「罷免我」極端做法,而找出較為溫和而理性方式,但是這些做法竟然在國宅法規、社區組織章程裡都找不到,公開的行為規範,只有極端的罷免有明文規定,較溫和的溝通卻沒有明文規定,好像是不鼓勵公開討論,無怪呼社區事務常常一翻兩瞪眼,鬧到政府窗口不堪其擾,為此,提供給市政社區法規研擬相關單位參考:
  1. 社區委員於執行社區事務前、正式會議前彙集住戶意見等必要情況時,得在社區單獨具名張貼公告、發放傳單、召開說明會、討論會。
  2. 未經正式會議討論通過,主委不得匿名以管委會名義任意張貼公告。
目前發現:社區的財務問題無法公開,最大根源在於銀行繳款後,不會自動加註對應的期間是幾月到幾月,需要總幹事一筆一筆人工對帳,至今還未比對完成,錯帳極易產生,對完有多少爭議,沒有人可以預料,應該另尋系統詳細加註的銀行即可迅速解決此一根源性問題。

如何使樓管公司成為社區公器避免被少數人私用,也是實務上須要法令明確制定的地方:
  1. 樓管人事即:總幹事、保全人員、清潔人員的任免,需經管委會全體委員表決通過。
  2. 一定數量住戶的連署效力等同管委會的樓管人事表決權。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公告:敦北華城 社區財務說明會

公告:敦北華城 社區財務說明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芳鄰大家好,原財委出售社區自宅,北市府已於4月13覆函管委會確認(府都住字第09932504500號),經多次詢問,都發局遲至6月8日才覆函(北市都管字第09934048101號)說明委員職務授權人相關作業規定系依政府採購法辦理,遲至6月24日發文公告新任財委,致使社區財務憑白空轉長達兩個月以上,先予敘明。

新舊財委交接前須辦理財務報告,特此招開社區財務說明會,以召公信,敬請左右芳鄰共同參與會議,關心社區財務運作狀況,建立良善制度。

依國民住宅社區管理維護辦法及台北市補充規定第15點規定辦理。

時間: 99/07/09 (星期五) 晚上 8:00

地點:社區B1
龍田里 區民活動中心 (里長辦公室旁)

新任財委 王OO
監委 蘇OO
敬邀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五日星期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平‧公正‧公開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再說一次就好?=永遠都不用做?

不做如何處理?再說一次就好?不做如何處理?再說一次就好?....
=永遠都不用做?=等你氣到真的告?


案件主旨:
社區 主委、樓管 拒絕依法公開所有資訊給其他提出文件申請的委員、住戶,貴局如何處理?

案件內容:敦北華城國宅管委會 王委員 詢問:
本社區 主委、樓管 拒絕依法公開所有社區資訊給其他提出文件申請的委員、住戶,貴局如何處理?還是坐視不管?

受理機關:都市發展局

回覆機關:都市發展局

回覆日期:2010/6/8

發文字號:99.06.08 北市都管字第09934053800號

處理情形:親愛的市民您好:
  關於您所問的問題回覆如下:
親愛的王委員您好,您致市長信箱電子郵件,市長非常重視,已交由本局為您答覆。有關您反映社區主委、樓管拒絕依法公開所有社區資訊1案,經查『國民住宅社區管理維護辦法臺北市補充規定』第15點第3項規定,利害關係人於必要時,得以書面請求閱覽或影印組織章程、委員會會議紀錄,及委員會保管之文書檔案、財產清冊、經費收支相關簿冊,委員會不得拒絕。本局已請社區管委會依前開規定辦理,以維社區住戶之權益。謝謝您來信指教,並祝您健康愉快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丁育群 敬復

管委會選第一、第二代理人的相關作業規定


看不懂答覆沒關係(因為是避重就輕的虛文),總之,國宅社區的編制:為因應政府採購法之授權人規定,應填寫一份第一、第二授權人表格報備都發局,連同財委一共是三人有權簽署社區財務文件,所以正常的話,除非三個人都缺席,社區財務跟本不會停頓。
但是承辦窗口支嗚其詞了數天,最後補選上財委,看到完整文件才恍然大悟,而我們社區財務停擺了兩個月。

----------------------------------------------

案件主旨:要求本管委會選第一、第二代理人的相關作業規定的紙本
案件內容 沒有清楚定義規範,還要求本管委會選第一、第二順位代理人用意為何?你們的作業準則何在?耍弄管委會嗎?竟然還包弊同意用補選的。限你們五日內出示你們的相關作業規定的紙本過來!寄台北市敦北華城國民住宅社區管理委員會轉王委員收,以彰本委員權益,不滿意我們將找市議員協助釐清本案。99/5/26
受理機關:都市發展局
回覆機關:都市發展局
回覆日期:2010/6/8
發文字號:99.06.08 北市都管字第09934048100號
處理情形: 親愛的市民您好:
  關於您所問的問題回覆如下:
親愛的王委員您好,有關您致函市長信箱要求寄送貴會推選第一、第二授權人相關作業規定之紙本1案,經回覆後未令您滿意,本局深感抱歉,再次依您所提意見說明如下:關於管理委員會授權人相關規定,本局(前國宅處)前以88年12月28日北市宅管字第8823481500號函知本市各國宅社區管委會略以:『為因應政府採購法之授權人規定,...國宅社區委員會主任委員、財務監察授權人名冊,請送本處備查後,再行申請各類維修案件』,本局將另函送原函影本予貴社區管委會,請其於委員會議時向社區委員宣達。至於財委出缺應如何補實,相關法規未有明確規定,惟仍應回歸社區自治精神,由管委會決議之。先前本局說明未臻完善,尚請見諒。您若有不清楚之處可逕向 貴社區管理委員會洽詢(電話:87129316),或洽本局北區管理站(電話:25285840分機106)。謝謝您的來信指教,並祝您 健康愉快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丁育群 敬復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感謝敦北華城芳鄰們的精闢回應 !!!

1. 感謝敦北華城芳鄰們的精闢回應 !!!

敬錄網站:

拆除人行鋼橋-我對管委會的書面回應

發言人: peter

IP:

2010-02-27 10:33:59

今日2/27在信箱中收到管理委員會發函的文件,內容說「倘若住戶不同意拆除請以書面並於3月7日17時前回覆本會管理中心」,說實在的只是「假民主,真獨裁」,既然拆鋼橋是「改變現狀」,當然需要多數「同意拆除」才可以改變,為什麼不是要拆的住戶請提出書面意見我們再看看是否有超過2/3或1/2的住戶同意拆除。
既然管委會領導個人執意要拆,就請您重新發函要求「倘若住戶同意拆除請以書面並於3月7日17時前回覆本會管理中心」可以嗎? 請不要再浪費我們的影印費了。

http://board01.tacocity.com.tw/USER/dbcity/message.phtml?user=dbcity&type=USER&uid=1360527&rnd=d5f6222ca107408a13b91087dca0c955&title=%A9%EE%B0%A3%A4H%A6%E6%BF%FB%BE%F4-%A7%DA%B9%EF%BA%DE%A9e%B7%7C%AA%BA%AE%D1%AD%B1%A6%5E%C0%B3&tID=1269022&ck=ttOwXtan10qoI&fpage=1

2. 在資訊未明、無法充分判斷前 尚無意見並不表示反對,以二分法扭曲、貼人標籤,蓄意影響大家與9區、13區住戶的和諧。

3. 如果原結構技師能為大家簽字負責,如果台北市消防局能為大家說明拆鋼橋後是否有緊急疏散問題,請主委召開住戶大會公開說明!

4. 主委未依管委會多數委員的討論內容執行,發函失據,對多數委員長期掩蓋外部傳入重大訊息,屬嚴重脫序失德行為。請參見敦北華城管委會9712月相關議文C. …是否應出具安全無慮證明。

5. 依照都發局9月9日的會議紀錄顯示:楊主委派總幹事代表社區,避開管委會多數委員、王正德議員、松山區公所、袁里長、10區、 11區,片面同意(贊成)拆除鋼橋決議,且未照會台北市消防局。(據查證:實際上該次會議,包括議員、里長、區公所等有多位代表未出席,卻仍做成決議。)

後記:在6位委員的簽暑存證信函寄發給各管(包括袁里長、王正德、王鴻薇議員)後,都發局原本是要看到住戶們抗爭才要暫緩的顢頇立場終於軟化,楊主委終於辭去主委一職,社區整體權益暫時得以保全。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違反公寓大廈變成背信之訴

2010/02/26 在社區管理中心(公共場所可以攝影),請總幹事提供出示我之前親自簽暑的文件申請單,以證明委員在去年九月到今日期間有要求調閱拆鋼橋的公文,而總幹事不願出示同意拆的文件,事關社區全體住戶重大權益,結果總幹事就跑出去"散步"了。

已涉及 公寓大廈管理服務人管理辦法 第 16 條 三、執行業務,應遵守誠實信用之原則,不得有不正當行為或廢弛其業務上應盡之義務。四、對於各項管理維護配合防範注意事項或公寓大廈管理維護之重大缺失,應坦誠告知客戶。

只好報警處理,結果這位松山區東社派出所的警察大哥竟然怪我沒事一直叫他們來處理這種糾紛,跟我盧說他們不管公寓大廈法規,只受理刑事案件,這不是要逼人把小事搞成大事嗎?加害人不去盤查先要嚇一下受害人?最後一定要把違反公寓大廈條例變成背信之訴他才要受理。拜託幫幫忙吧!連桃李天下、德高望重--建中退休的監委蘇老師都看得很氣。警察機構竟然沒有該項標準作業流程,全國的樓管公司沒有立即有效的公權力可管,難怪捲款潛逃這麼猖獗。

難到糾紛都不用出勤?等到受害人中計:基於義憤,發生打傷人或搶奪,警察大哥才要處理?難怪很多司法案例善良的人最後都被逼到犯罪,而原始加害人卻可以逍遙法外。還要把這種罪孽轉嫁到法官去傷腦筋,明知道這些人才是受害人卻還要判他們刑,受害人二度受害不瘋也難,讓司法因此飽受黑暗之評,基於義憤,忍無可忍乃是人性,因果報應,卻可歸咎於制度怠惰,實在是立法、司法部門要好好檢討的。

唉呦~領我們錢的人還真是好賺得很,社區有您們,大家只有自求多福了。

這位警察大哥還語帶恐嚇的說檢察官有可能起訴我誣告?更是引起公憤,照他這樣釋法,那全國的社區委員、住戶都要如何執行社區事務的監察權?請閱讀一下最高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葉雪鵬先生對此說到: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為我國憲法第十六條所明定。所以,人民認為自己合法的權利受到侵害,當然可以依法提起民事或者刑事訴訟,尋求國家給予法律上的保護與保障。
詳見法務部官網 葉雪鵬相關著作 : 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6872&ctNode=96&mp=001

葉先生文中也說明刑法上的誣告罪可分為普通誣告罪與特別誣告罪兩種,一般人犯的是普通誣告罪:申告的方法,包括告訴、告發、自訴、報告、舉發等等,申告的具名是不是使用本人名義,或者匿名,或者是假冒他人的名義,均非所問。只要查出的證據可以認定是某人所為,這人就得負起刑事責任。如果是冒用他人的名義具狀來誣告,另外還犯了偽造私文書的罪名,法定本刑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算是輕罪。

北市議員 賴素如女士在她的部落格就介紹到警察吃案手法:據不願具名的基層員警指出,吃案文化可以約略整理出吃案手法123(見附表二),即「一個目的」、「二個要領」、「三個模式」。所謂「一個目的」,就是吃案的核心價值-不要成案或將大案小辦,因為一旦成案之後,除了要面對破案的壓力外,在績效考評上更會影響到該派出所主管或所在分局長官升遷的機會,成案後勢必難逃長官一頓毒罵,對基層員警造成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謂「二個要領」,一是「唬」,二是「拖」;「唬」適用對象為對法律常識稍微不懂的民眾,如他們「遭竊」向警察報案,員警多半會勸說:「你確定是被偷?是不是自己掉了不知道?如果告人家竊盜,恐怕會成為誣告。」等語帶威脅之口吻,誘導民眾作「遺失」之備案動作。而「拖」則適用於工作繁忙之上班族,他們對法律常識較為豐富,但較沒有時間處理後續之調查動作,員警則會以「你先備案,警方會先查,確定會成案你再報」、「警方會再跟你聯絡」等方式,以「拖延時間」的戰術,讓被害人忘記自己曾向警察局報案的事實,「能少一案是一案」。

吃案123的「三個模式」,第一種是「搶案變竊案」,員警面對被搶的受害者,會以「監視器拍不到畫面」、「這個如果成案之後,法院會發函要求你出庭作證,你如果怕麻煩,我建議不要這樣報」等暗示,想辦法以「竊案」來取代「搶案」;第二種模式則是「竊案變遺失」,同屬刑事案件的竊盜案,也會影響到績效的考評,於是警察局也要盡量減少,也是社會新聞當中最常見的模式;第三種則是「重大竊案變一般竊案」,利用一般人不了解警察局對50萬元以上之竊案列管為重大竊案,進而無論大案小案,通通都以小案在辦。

<刑法>
第 168 條 於執行審判職務之公署審判時或於檢察官偵查時,證人、鑑定人、通譯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供前或供後具結,而為虛偽陳述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169 條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向該管公務員誣告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而偽造、變造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證據者,亦同。
第 172 條 犯第一百六十八條至第一百七十一條之罪,於所虛偽陳述或所誣告之案件,裁判或懲戒處分確定前自白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警察職權行使法>
第 28 條 警察為制止或排除現行危害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個人生命、身體、自由、名譽或財產之行為或事實狀況,得行使本法規定之職權或採取其他必要之措施。
警察依前項規定,行使職權或採取措施,以其他機關就該危害無法或不能即時制止或排除者為限。
第 29 條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警察依本法行使職權之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前項異議,警察認為有理由者,應立即停止或更正執行行為;認為無理由者,得繼續執行,經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請求時,應將異議之理由製作紀錄交付之。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因警察行使職權有違法或不當情事,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第 31 條 警察依法行使職權,因人民特別犧牲,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損失時,人民得請求補償。但人民有可歸責之事由時,法院得減免其金額。
前項損失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並以補償實際所受之特別損失為限。
對於警察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損失補償,應於知有損失後,二年內向警察機關請求之。但自損失發生後,經過五年者,不得為之。

我的作法如有不當的地方,還請各位不吝賜教!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屋頂防水工程受災戶論壇

"台北市敦北華城屋頂防水工程受災戶論壇"

正式成立,採會員制,非經多數決議許可,不得自行對外公佈討論訊息,以保障大家全益,如有需要請留下個人聯絡資料 dhsunhoo@gmail.com

由海洋大學倪教授發起存證信函給都發局與管委會正在進行聯署中,欲連署者請與我們連絡:0953777981

災害權益損失之法律常識
崔媽媽義務律師 李明洲律師 撰文
http://www.tmm.org.tw/ap/item_01_19.htm